iCAR V23絕對是現象級車型,不是小米勝似小米,它甚至做了小米還沒來得及做的市場。
在它的售價區間,iCAR V23幾乎不存在任何配置性價比,但憑借獨一無二的造型設計,這款車在方盒子越野車中銷量遙遙領先,成為年輕人圖騰式的消費選擇。
而近日,一則“增程版即將上市”的消息再度點燃市場。這是一次本質性的升級,也是一次技術性自救。純電V23唯一的軟肋就在續航,方盒子天生風阻大、電池容量小,在高速工況下掉電迅猛,注定只能是城市玩家的玩具,而非通勤者的座駕,更別提長途穿越。
增程系統的導入,正是對這種物理缺陷的技術對沖??堪l動機發電,再通過電機驅動,不僅保留了純電行駛的安靜體驗,還為遠方構建了最低成本的能源保障。一旦V23獲得超800公里的綜合續航,那些原本只敢“拍照打卡”的用戶,將第一次真正下定決心駛入無人區。
市場格局也將因此重塑。V23的目標從未是那些硬派極限越野玩家,它鎖定的是城市用戶的“第二臺車”“個性用車”,增程系統賦予它“長時間不焦慮”的使用邏輯。這意味著,一切介于城市SUV與輕越野之間的車型都將受到沖擊。
尤其是,它之所以成功,靠的是“能打也能看”的姿態??蓪τ诜窃揭皠傂璧南M者來說,造型+價格才是主邏輯。當坦克的價格在上漲、配置在精簡,而V23的外觀更年輕、設計更先鋒時,用戶遷移的意愿就會被一點點點燃。
再看哈弗猛龍與大狗,它們雖然價位重疊,但精神屬性非常明確。猛龍側重硬派,大狗主打潮流。而V23恰恰提供了三者缺失的那一環:極致個性+真實續航。
但更值得玩味的是,這款增程版V23的第一批或將交付海外市場,特別是南非、澳洲等試圖搶占新能源窗口紅利的國家。這并非“出口轉內銷”的老把戲,而是iCAR正在測試海外市場對“方盒子+增程”的接受度,為后續全球產品鋪路。
而國內用戶,或許將成為“第二批”嘗鮮者。如果海外用戶用腳投票,這款車將在2026年第一季度或之后回歸中國市場,并重新定義10萬元以下的“全地形年輕車”。那時,純電V23的銷量只是前奏,增程版V23才是壓軸的高潮。
這是一場設計革命之后的補課,也是一場電動時代“補能焦慮”與“視覺爆點”之間的調和術。iCAR終于補上了那塊板——不再只賣風格,也開始提供解決方案。
更重要的是,設計iCARV23的團隊來自原小米子公司,他們替小米汽車率先完成了硬派越野板塊,不知道雷軍作何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