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蓋世汽車注意到,近日豐田汽車表示,得益于北美、日本及中國等市場的強勁需求,該公司今年上半年的全球產量和銷量均創(chuàng)下歷史新高。
其中,豐田1月至6月的全球銷量同比增長5.5%,超過510萬輛,其中混合動力車需求旺盛,占同期全球總銷量的約43%。同期,豐田全球汽車產量同比增長5.8%,達490萬輛。6月份,豐田汽車的全球銷量增長1.7%,至867,906輛;產量增長7.4%,達854,565輛。
若包含豐田子公司大發(fā)汽車和日野汽車在內,6月份,豐田汽車全球銷量同比上漲2.7%至937,246 輛,產量同比增長7.7%至963,455輛。上半年,豐田汽車全球銷量同比增長7.4%,超過550萬輛;全球產量增長8.8%,達550萬輛,其中,日本國內產量增幅近20%。
時隔三年,豐田汽車刷新上半年銷量最高紀錄。并被預計將超過德國大眾的約441萬輛,連續(xù)6年位居全球首位。
顯然,在全球汽車市場的風云變幻中,豐田汽車憑借其獨特的市場策略與產品布局,在2025年上半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然而,美國關稅政策的不確定性,依然如同一朵高懸的烏云,給豐田汽車的未來發(fā)展蒙上了一層陰影。
美國關稅或讓豐田淪為“全球汽車行業(yè)最大輸家”?
根據彭博社5月12日報道,豐田汽車在美國掀起的關稅風波中可能淪為“全球汽車行業(yè)最大的輸家”。
報道認為,豐田是向美國出口汽車數量最多的企業(yè)之一,在美國加征汽車及零部件關稅沖擊下,預計其遭受的損失遠超其他同行。
此言不虛。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美國汽車市場是日系車企十分重要的戰(zhàn)略市場。
彭博行業(yè)研究顯示,去年,美國市場貢獻了豐田全球銷量的23%,貢獻了日產銷量的28%,而斯巴魯在美國市場的銷量則占到了71%。去年,日本車企在美國銷售了約590萬輛汽車,約有一半來自進口。
“豐田已成為被特朗普政府瞄準的目標,這意味著這家汽車制造商會對仍未有明顯進展的日美貿易談判產生很大影響。”彭博社稱,美國總統特朗普在4月的演講中直接點名豐田,稱其對美出口“百萬輛外國車”損害美國利益。
美國關稅對于豐田汽車未來市場和財報業(yè)績的消極影響,豐田汽車本身也并不避諱。
對于2026財年的財務表現,豐田方面曾表示,預計截至2026年3月31日的財年營業(yè)利潤為3.8萬億日元,遠低于分析師此前預期的4.7萬億日元,也低于2025財年的數據。預計凈利潤3.1萬億日元,較2025財年下滑34.9%。
豐田汽車稱,凈利潤將大幅萎縮的主要原因是美國相關關稅政策的沖擊及日元對美元升值的影響。
關稅緩和,能否讓豐田“松口氣”?
面對美國關稅的桎梏,日本和豐田汽車并未坐以待斃。
據央視新聞報道,早在當地時間7月2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通過社交媒體宣布美國與日本達成貿易協議:原定25%的對等關稅稅率將下調至15%,日本將向美國投資5500億美元并放開大米等農產品市場。
特朗普還稱,或許最重要的是,日本將開放其市場進行貿易,包括汽車、卡車、大米以及其他部分農產品和商品。日本將向美國支付15%的對等關稅。
圖片來源:豐田汽車
值得注意的是,隨后不久,7月31日,蓋世汽車獲悉,有外媒報道稱,在特朗普總統宣布與日本達成備受期待的貿易協定的次日,豐田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希望美國與日本的關系持續(xù)得到改善,并呼吁進一步降低關稅。
豐田汽車表示:“豐田希望在公平開放的貿易原則下,日本和美國兩國汽車產業(yè)的發(fā)展環(huán)境能持續(xù)改善,包括進一步降低關稅。”
現下來看,豐田汽車似乎對美國已然降低的關稅比例仍然不是十分滿意。
美國關稅對豐田汽車的影響廣泛且深刻,涉及成本、利潤、市場策略以及全球供應鏈等多個關鍵層面。
在成本與利潤方面,美國關稅猶如一把高懸的利刃,直接刺向豐田的利潤空間。正如前文所述,豐田汽車本身也對該公司2026財年的財務表現呈悲觀預期。
從市場策略角度來看,為了應對關稅帶來的成本壓力,豐田不得不對其市場策略進行重大調整。
當前來看,豐田汽車正在針對美國市場進行整車價格的調整。
今年6月,據日經網報道,豐田汽車將于在美國對旗下豐田品牌汽車提價,平均漲幅為每輛270美元,而這是基于市場趨勢和競爭對手的定價策略做出的決定。
隨后在7月8日,蓋世汽車注意到,有外媒報道稱,豐田汽車考慮將其在美國生產的汽車返銷日本市場,或在其日本經銷商網絡中引入美國品牌生產的汽車。
整體來看,雖然本月美日達成的貿易協定還是給豐田汽車帶來一絲喘息的縫隙,但豐田汽車仍然面臨以特斯拉和比亞迪為首的電動汽車制造商的激烈競爭。今年以來,豐田僅售出約8.2萬輛純電動汽車,其中大部分交付量來自海外市場,其在日本本土市場的電動化轉型明顯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