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小鵬P7和小米SU7,如何選擇?
盡管何小鵬在全新小鵬P7發布會后的采訪中,已經極力回避了這類引戰的問題。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這兩款車型之間必有一戰。
因為這是兩臺在定位、性格、甚至價格上都如此相近,幾乎可以說是針尖對麥芒的兩款車型,所以這也是何小鵬和雷軍兩個湖北老友,在新能源戰場上,第一次的正面交鋒。
初代小鵬P7當年對標的,是特斯拉Model 3。那個時候市場上高顏值的純電車型并不多,小鵬P7憑借稀缺的純電轎跑定位、4秒級零百加速性能和智能化配置等核心優勢,一經上市就得到市場追捧。
2021年,小鵬P7全年累計交付超6萬輛,助力小鵬以9.8萬輛的成績登頂了當年新勢力銷冠。說小鵬P7是當時市面上最漂亮的純電轎車,并不夸張。
但小鵬P7還沒有打敗Model 3,市面上就冒出一批將Model 3視為假想敵的純電車型,
而高性能在電動化面前也已經變得越來越尋常和廉價,再加上小鵬前兩年內部爆出各種問題,小鵬P7的銷量也開始逐漸滑落。
2024年小鵬P7銷量低迷,今年上半年下滑態勢延續,6月銷量僅53輛。
但2024年小米SU7橫空出世,主打的同樣也是顏值與性能。在小米強大的品牌力和流量加持下,小米SU7上市即火,火到出圈。
根據最新數據,2025年1-6月Model 3在中國共售出91,919輛,被同期銷量達155,692輛的小米SU7超越。小鵬P7曾經想擊敗的對手,被小米SU7斬于馬下。
那么現在全新小鵬P7上市,在價格處于同一區間的前提下,市場自然不可能再將其與Model 3作比較,而更多的人會拿它來和打敗Model 3的SU7作比較。
然而,同樣是走顏值+性能路線,全新小鵬P7能夠復制小米SU7的成功,甚至超越小米SU7嗎?大概率是不能的。
首先是品牌。小米,是國民級的流量品牌,擁有龐大的粉絲群體,所以它天然有著更強的破圈能力。小米SU7的用戶中,有近七成使用小米手機,六成家中有小米生態的產品,八成認為自己是米粉,所以小米品牌的粘性也更強。
小鵬是流量品牌嗎?在造車新勢力剛剛進場的那幾年,在很多傳統車企眼中,擅長使用互聯網打法的蔚小理都可以算是流量品牌。但時過境遷,現在大家都把這套玩法整明白了,也只剩下華為和小米這樣能破圈存在的大佬,才敢叫做流量品牌。它們能夠將車賣到一個其他車企難以企及的價位,并且還能賣爆。
現在的小鵬,反而越來越像傳統車企。而且在經歷了兩年前的低谷之后,現在的小鵬主要還是靠20萬元以下的MONA M03和P7+走量。20萬以上市場,以品牌力而言,小鵬也不敢說十足勝算。
其次是產品本身。電動轎跑這個市場,雖然最早切入的是初代小鵬P7,但真正培育起來還是靠小米SU7。無論是顏值還是性能,主要還是要看能否給用戶提供更多的情緒價值。
而電動時代,動不動就是零百加速4秒內,各種的全系標配,性能其實已經變得很廉價了,也越來越沒有實用性。4秒級的零百加速能力,和我們日常的柴米油鹽沒有多大的關系。繼續再往上堆砌性能數據,對用戶情緒提升的邊際效應只會越少。
那小米SU7為什么還能這么火呢?是因為它除了強調自己有出色的性能之外,通過不斷去紐柏林賽道跑圈,將性能展示變成了對純粹性能的追求這樣一種信仰。
信仰,是更高維度的情緒價值。這也為什么賣50多萬的小米SU7 Ultra都能在幾分鐘之內售罄。換言之,今天的小米即使不強調具體的性能數字,人們仍然會相信性能牛逼;即使這一款車還不夠牛,也相信它的下一款車會更牛。
全新小鵬P7的性能的確也很強大,但還是只能通過具體的數據來展示給用戶,無法在情緒價值上做出更高維度敘事,所以全新小鵬P7只能用更多的細節來為用戶堆砌情緒。
比如強調“原創設計”暗自揶揄小米SU7的向保時捷設計致敬;用更多筆墨去講述車身的顏色、會“點頭”的中控屏、自研的圖靈芯片、投入千萬研發的超薄電動尾翼,甚至是路怒消消氣這樣的小游戲。說白了,就是盡可能的堆砌情緒價值。
但這些堆砌,至少在目前,還無法轉化并達到信仰的維度。這已經決定了全新小鵬P7市場表現的高度。
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因素:價格。當前該細分市場前三名分別為小米SU7、特斯拉Model 3和比亞迪漢DM。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3月銷量高點均接近3萬輛,漢DM/EV則接近1萬輛。
假如正面硬剛小米SU7沒有勝算,能不能在價格上做做文章?但價格下探,不僅影響到同門兄弟P7+,更要面對同樣是國民級品牌的比亞迪,并且這也不符合小鵬品牌向上的目標。
參考初代小鵬P7的24.99-28.99萬元指導價,如果價格有所提高,甚至摸上30萬元一線,那全新小鵬P7只有可能成為小鵬送給忠實粉絲們的禮物,而難以帶來新的增量。
所以,全新小鵬P7的定價將會非常重要。這次小鵬一改行業常規,跳過預售價格發布,只是開啟99元意向金的小訂,隨后就會直接正式上市。何小鵬甚至向外界表示“價格不會便宜”,頗有些藥學習當初雷軍的套路。這可能也是為了試探市場反應,根據意向訂單的情況,再決定最終的價格。
有沒有一種可能,最后全新小鵬P7為了品牌向上,給出一個偏高的價格,但針對小鵬P7的老用戶提供一個極具吸引力的置換方案,為銷量兜底?
話說回來,就算打不過小米SU7,Model 3每個月還有個3萬左右的量,能從這里搶一部分量來,全新小鵬P7也算是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