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津巴布韋礦業部長Winston Chitando表示,該國將從2027年起禁止鋰精礦出口,此舉旨在強化本土礦產資源加工產業鏈。
鋰是制造可再生能源技術所需電池的關鍵材料,作為非洲最大的鋰生產國,津巴布韋已于2022年禁止鋰原礦出口,并一直敦促礦企在津巴布韋國內進行更多加工。

Mining Zimbabwe
津巴布韋的鋰礦商大多來自中國,此前一直將鋰精礦出口至中國進行加工。
Chitando透露,中礦資源(Sinomine)旗下的比基塔礦業(Bikita Minerals)和浙江華友鈷業(Zhejiang Huayou Cobalt)旗下的津巴布韋Prospect Lithium公司正在當地開發兩座硫酸鋰工廠。
硫酸鋰是一種中間產品,可提煉為電池級材料,如用于電池制造的氫氧化鋰或碳酸鋰。
Chitando在每周內閣會議后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由于津巴布韋國內正在建設這些,從2027年1月起,所有鋰精礦的出口都將被禁止。”
Chitando還敦促鋰行業參與者在津巴布韋投資硫酸鋰設施,或在2027年1月鋰精礦出口禁令生效前簽署委托加工協議進行合作。
他補充道:“我們希望借此機會呼吁鋰行業參與者攜手合作,讓那些未投資硫酸鋰增值設施的企業簽署相應的委托加工協議,因為2027年1月起將全面禁止鋰精礦出口。”
許多非洲國家一直致力于推動外國礦業企業為本土經濟創造更多附加值。
2023年,津巴布韋要求鋰礦商在2024年3月前提交本地精煉廠建設計劃,但在鋰價暴跌后放寬了上述要求。
自2021年以來,中礦資源、浙江華友鈷業,以及盛新鋰能集團、雅化集團和蘇州天華新能源等中資企業已斥資超10億美元,在津巴布韋收購并開發鋰項目。
津巴布韋是全球重要的鋰生產國,擁有非洲最大的鋰儲量,且位居世界前十。分析師估計,該國鋰儲量達48萬噸。2024年,該國鋰產量為2.2萬噸,較前一年顯著增長近50%。津巴布韋主要的鋰礦包括比基塔(1,100萬噸)和阿卡迪亞(2,6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