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選純電就是隊友。也祝i8大賣。”7月11日,在樂道L90預售發布會次日的媒體群訪會上,當媒體問到理想i8與樂道L90的各自優勢時,蔚來創始人李斌給出了這樣“友善”的回答。
然而,這種表面的和諧背后,背后的輿論戰早已硝煙彌漫。
在銷售一線,雙方銷售人員的對峙已經“劍拔弩張”。不少潛在消費者紛紛表示,收到了來自雙方門店銷售或官方App推送的雙車對比信息,甚至部分銷售人員還在產品力、公司經營等方面展開了針對性的“貶低攻勢”。
更為明顯的是,官方之間的互動也帶上了一絲微妙的火藥味。7月20日,理想汽車產品線負責人湯靖在微博提及理想MEGA的減重問題,并直言誰能在不降低MEGA電池性能的前提下減重80kg,即可“薪資double”加入理想汽車。
戲劇性的是,就在湯靖發文次日早晨,汽車隔空“回擊”了。
近日,樂道汽車官微推更一篇名為《300kg,這“體重”怎么減?》的文章,詳細講述了樂道L90在車身輕量化方面的技術投入。盡管雙方均未直接點名對方,但幾乎在同一時段聚焦于輕量化議題,仍被不少網友戲稱為兩家公司在“桌子底下掰手腕”。
事實上,長期以來,換電與增程被業內視作解決汽車電動化尤其是大尺寸車型電動化的兩條并行不悖的技術路徑,理想與蔚來也因此鮮少產生正面交鋒。然而,始料未及的是,這次理想汽車竟然選擇了與蔚來的第二品牌樂道展開直接對抗。
理想轉型純電 蔚來嚴陣以待
或許最初沒有多少人會想到,這兩款定價看似拉得很開的車型,竟然會成為直接的競爭對手。
從最直觀的角度——價格來看,兩款車的差距顯而易見。樂道L90的預售價為27.99萬元起,而理想官方公布的i8預計售價區間為35萬元至40萬元,兩車價差超過7萬元。
不僅價格如此,從品牌定位看,樂道作為蔚來旗下的第二品牌,最初以主打性價比和擴大用戶群為目標,并未將定位中高端的視作直接對標的競爭對手;反觀理想,將新推出的旗艦級純電產品與定位較低的次級品牌車型進行對比,多少有些“自降身段”。
類似傳統豪華車市場里奔馳不與奧迪對比,反而拿大眾作競品。然而,雙方競爭之所以愈演愈烈,根本原因還在于產品定位高度重合以及市場前景的不確定性。具體到產品定位,理想i8與樂道L90的共同使命是攻占5米級純電SUV市場。
此前,國內新能源中大型、大型SUV市場長期被增程式或插電混動車型主導,純電車型占比極低,原因就在于此類車型能耗高,若想徹底消除里程焦慮,必須采用昂貴的大容量電池并提升充電功率,這也大幅提高了用戶的購買和使用成本。
樂道L90與理想i8則分別通過換電與快充兩種完全不同的技術路徑,加上更先進的車身低風阻設計和優化能耗管理,使得5米級純電SUV的使用體驗變得更為實際和可行。盡管技術路線截然不同,但兩車的最終目標卻高度一致。
從市場角度來看,純電中大型、大型SUV的真實市場容量究竟多大,目前還存在不確定性。
而對于兩家企業而言,這兩款新車又承擔著特殊的使命:蔚來需要通過樂道L90的熱銷證明旗下第二品牌的市場潛力,提升整體銷量;理想則必須通過i8在純電市場中打出品牌高度,以走出MEGA車型由于設計、定價和定位問題而在前期遭遇的滑鐵盧。
如此一來,兩款極具市場意義和競爭力的新車幾乎同時登場,雙方產生焦慮與競爭也便不足為奇了。
定價策略:進擊的理想i8 VS求穩的樂道L90
盡管從官方公布的售價來看,理想i8與樂道L90的差價超過7萬元,但如果深入到具體配置,就能發現實際差距并沒有表面上那么大。換句話說,這兩款車只是在配置策略上有所區別。
從空間尺寸與實際舒適度來看,兩款車其實互有勝負。有媒體詳細測量了兩車的車內空間數據:雖然樂道L90在車身長度與軸距上占據優勢,但由于它采用了更長的前艙布局,因此實際車內空間并未明顯拉開與理想i8的差距。
圖片來源 新出行
具體而言,理想i8在腿部空間上表現更出色一些,而樂道L90則在頭部空間與整體高度方面擁有優勢。此外,樂道L90配備了前備箱,解決了六座SUV后備箱儲物空間不足的問題,更具實用性。
圖片來源 新出行
事實上,兩車最核心的配置差距,體現在智駕、動力與底盤配置上。樂道L90的預售起步價,是以單電機兩驅、80度電池版本為基礎,且空氣懸掛可能為選裝項;而理想i8則直接標配了雙電機四驅系統與空氣懸掛。若以此標準進行對比,樂道L90和理想i8之間的真實價差將縮小至3萬到4萬元。
在智能駕駛輔助配置方面,兩車的差異更為明顯。樂道L90全系未配備激光雷達,采用算力相對較低的英偉達Orin-X芯片,雖然官方表示支持城區導航輔助駕駛(NOA),但在復雜城市道路場景下的體驗與擴展潛力,依然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
反觀理想i8,則將激光雷達全系標配,硬件水平更高。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理想i8是否標配高階輔助駕駛還是未知數。
以理想L8為例,Pro版車型雖然配備激光雷達,但使用的是地平線J6M芯片,算力較低,不支持城區NOA功能;而Max、Ultra版則升級為英偉達Thor-U高算力芯片,支持全場景導航輔助駕駛。
換句話說,如果理想i8的入門車型同樣定位為Pro版本,那么在智能駕駛的實際功能體驗上,反而有可能遜于標配城區NOA的樂道L90。但對于樂道L90而言,即使用戶愿意加錢升級配置,也并沒有激光雷達或更高算力芯片可選,這意味著L90的智能駕駛天花板本身就比理想i8更低。
綜合上述因素可以看到,樂道L90提供了更低的入門門檻和更靈活的配置選擇,理想i8則默認采用更高的配置,因此在價格差異上,兩者的距離其實比看起來更近。
除了配置差距,雙方還有兩項核心差異值得用戶關注。一是外觀設計風格:理想i8采用了接近跨界MPV的低矮流線設計,更具未來感與辨識度,適合追求時尚與個性化外觀的用戶;樂道L90則采用傳統SUV的高大硬朗風格,更強調穩重、大氣的視覺效果。
另一個則是補能方式的差異。
樂道L90背靠蔚來的充換電網絡,目前全國可用換電站已超過2000座,覆蓋多條高速與多個城市群,同時也解決了用戶對于電池壽命衰減的顧慮;理想i8則主打更大電池容量與5C超級快充能力,其“九縱九橫”的超充網絡已經初步形成規模。
相對來說,換電的補能體驗會更好,效率也會更高,長途出行會更加順暢。因此,用戶如果在日常生活圈或高頻行駛路線附近具備換電站資源,樂道L90的換電體驗將明顯更優;反之,如果用戶長期使用家用充電樁,高速出行頻率低,或活動范圍不在樂道換電網絡覆蓋范圍內,續航更長、充電更快的理想i8也是一個好選擇。
綜合來看,這兩款車型實際的價差并沒有官方售價顯示得那么大,各自的優劣勢也較為明顯。對于用戶而言,在明確預算基礎上,結合自身的補能需求、審美喜好以及對底盤配置、智駕功能的要求進行選擇,才能真正買到一臺最符合自己實際用車場景的車型。
寫在最后:
曾經并肩挑戰燃油車的理想與蔚來,如今不得不成為對手。這背后,也反映出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焦慮情緒。
如今已很難再找到一片真正的藍海市場。一旦某個技術路徑或細分市場成功跑通,車企便蜂擁而入——就如同增程SUV掀起的熱潮一樣。
因此,搶占先機成為車企生存與發展的關鍵。而在純電家用大三排SUV這個細分市場的爭奪上,無論是理想還是蔚來,都輸不起這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