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國家金融局交強險數據,國內商用車交強險數據的2025年商用車強勢增長。由于新能源車強勢增長和政策促進車輛更新,7月商用車國內銷量實現25萬臺,同比增13%,環比降3%。2025年1-7月商用車國內銷量實現177萬臺,同比增長7%,相對于2022年以來的商用車平穩期,今年創出近幾年新高的良好水平。
2024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57.9萬臺,同比增長84%;2025年7月份新能源商用車達到7.3萬臺,同比增長55%,環比降3%。在2024年末政策翹尾后,2025年1月新能源表現相對較弱,2-7月同比暴增,1-7月累計達到43萬臺,同比增長57%。
換電商用車主要是場地重卡類產品出現爆發增長。2025年1-7月換電重卡銷量達到2.64萬臺,增197%。7月換電重卡銷0.44萬臺,增速172%。
從2019-2021年,整個新能源商用車的滲透率在3%左右水平,2022年達到9%,2023年達到11%,2024年全年達到20%,2025年1-7月就達到滲透率24%的良好水平,體現了新能源商用車強勢增長良好態勢。2025年7月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29%,其中的卡車新能源滲透率22%,客車新能源滲透率61%,較同期均有大幅提升。新能源商用車國內市場在政策推動下的表現相對較強,燃油車出口較強,形成政策扭曲下的特色市場格局,傳統燃油車需要有效的政策支持。
1、全國商用車市場交強險數據分析
2025年商用車車市呈現1月的春節前置帶來的2-7月的持續走強的走勢特征。今年1月商用車月度數據環比下降較大;2月商用車銷量23.7萬臺,屬于歷年的銷量中位;3-4月商用車銷量相對平穩;5-7月商用車受到新能源拉動走勢平穩,持續創出當月的近期歷史新高。
近幾年國內商用車市場呈現需求快速下降趨勢。從2020年的超高銷量,到2021年的峰值回落,2022-2023年處于低谷期,2024年商用車國內保險實現285萬臺,同比幾乎持平。
7月商用車國內銷量實現25萬臺,同比增13%,環比降3%。2025年1-7月商用車國內銷量實現177萬臺,同比增長7%,相對于2022年以來的商用車平穩期,今年創出近幾年新高的良好水平。
2、全國新能源商用車市場銷量分析
2025年新能源商用車整體呈現快速拉升的良好局面。3-7月持續高位,新能源增長較強。2025年7月的新能源銷量迅速達到7.3萬臺的高位,說明新能源的需求旺盛。
2024年新能源商用車銷量57.9萬臺,同比增長84%;2025年7月份達到7.3萬臺,同比增長55%,環比降3%。在2024年末政策翹尾后,2025年1月新能源表現相對較弱,2-7月同比暴增,1-7月累計達到43萬臺,同比增長57%。
3、新能源商用車滲透率
2024年新能源商用車在商用車滲透率達到20%的水平,相對于2023年實現了較好提升。2025年7月份新能源滲透率達到29%,相對于去年7月的21%,提升8個百分點,表現相對較強。
從2019-2021年,整個新能源商用車的滲透率在3%左右水平,2022年達到9%,2023年達到11%,2024年全年達到20%,2025年1-7月就達到滲透率24%的良好水平,體現了新能源商用車強勢增長良好態勢。
2025年7月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29%,其中的卡車新能源滲透率22%,客車新能源滲透率61%,較同期均有大幅提升。其中重卡、輕卡和中客的電動車滲透率提升較大。
4、商用車市場變化分析
商用車的卡車和客車結構相對穩定。卡車中的重卡和輕卡表現較好,中重卡在去年深度調整后今年走勢機構性改善,報廢更新政策的拉動效果稍有體現。
客車中的輕客走勢較強,電動化帶來輕客替代微客成為市場主力。大中型客車2025年初表現較弱,燃油大中型客車走勢較穩,新能源大中型客車表現一般。
5、換電商用車變化分析
換電商用車主要是場地重卡類產品出現爆發增長。2025年1-7月換電重卡銷量達到2.64萬臺,增197%。
6、商用車競爭結構變化分析
商用車企業主要是輕卡企業支撐銷量,福田和五菱是商用車的主力,分別在輕卡和客車市場銷量較強。中國重汽也是重卡和輕卡較強。
7、中重型卡車區域市場結構
總體中重型卡車在西南、華南、中部長江等地區市場份額較高,但近兩年的西南持續走強。而新能源重卡在京津滬、華南、中部黃河和西南地區等滲透率表現較好,其中京津滬的滲透率提升較快。
國內市場中重卡市場表現最為優秀的應該是一汽解放、東風汽車、中國重汽等企業。重卡總體表現相對平穩,徐工等部分重卡二線車企電動車滲透率提升。去年出口力度很強,今年國內新能源較多,今年7月燃油車暫時較低。
8、輕型卡車區域市場結構
輕卡市場主要是在東部-華北和華南、西南等地區份額較高,華南、西南地區的輕卡表現逐步走強。
新能源輕卡主要的市場還是在東部—華南市場和華東市場表現相對較強,7月的華東、華南市場因關稅貿易戰走弱,而京津滬的直轄市市場總體來看今年相對恢復。
國內輕卡的主力廠家仍然是北汽福田、上汽通用五菱、中國重汽、江淮汽車以及東風汽車等企業。尤其是近期五菱這些小微卡逐步上升到小輕卡的市場表現相對優秀。
新能源輕卡的主力企業是吉利汽車等,尤其是奇瑞汽車近兩年在新能源輕卡表現相對優秀。
9、輕型客車區域市場結構
國內輕客市場的銷售區域主要是經濟相對發達的華東和華南地區。今年的中部長江地區份額也較高。
新能源輕客主要是發達地區的需求較大,華南地區新能源表現較強。受路權政策約束,京津滬等城市地區的燃油輕客銷量出現萎縮。
輕客的主力廠家主要是江鈴汽車、上汽大通、上汽通用五菱、長安汽車、吉利商用車等企業,其中新興勢力的吉利商用車等的新能源輕客表現較強。近期五菱的電動輕客終于推出,很有競爭力。
10、大中型客車區域市場結構
大中客市場近期表現較強,區域間的市場需求波動較大。政策性補貼和市場推動,形成大中客的新能源政策推動和燃油車的市場需求的差異化。
新能源大中客市場滲透率較高的主要是南方地區,其它地區看政策補貼,今年的東北和華北的公交啟動較早。
大中客的主要廠家還是宇通、廈門金龍、蘇州金龍等企業表現相對優秀,尤其是宇通和金龍、中通的傳統燃油車表現較強。北汽福田等企業表現相對也是不錯的。
新能源大中客滲透率高的企業主要是二線企業,主力企業都是燃油車的新能源全面發展的,且主力企業的燃油車市場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