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提到“牛馬”,大家想到的都是在寫字樓里工作的白領。
但實質意義上“牛馬”,應該在草原,在牧場,在風與自由交匯的地方。
當車輪碾過格爾木的碎石,穿越戈壁的孤獨,當Q8 的矩陣式 LED 大燈刺破晨霧,這場極境之旅讓我們這樣的“牛馬”回到外面的世界,回到有風的地方。
第一天
從格爾木出發時,戈壁的風正卷著沙粒敲打車身。啟動Q8 的那一刻,48V 輕混系統帶來的平順感讓人驚喜,即便在海拔 3000 米的高原,3.0T V6發動機依然保持著從容的動力輸出。
車窗外,雅丹地貌如千軍萬馬般鋪展至天際,那些被風雕琢了億萬年的土丘呈現出青灰色,與 Q8 的阿斯卡利藍在陽光下形成奇妙的呼應。
在這里要說到,在車身顏色命名是有一定意味的。
現款新增了3個特殊的顏色,分別是薩基爾金、伊斯坦布爾紅、阿斯卡里藍。薩基爾金車身顏色靈感源自于 F1 巴林薩基爾賽道所在地的金色陽光和沙漠風情。伊斯坦布爾紅是F1伊斯坦布爾賽道位于橫跨歐亞大陸的土耳其伊斯坦布爾。我們駕駛的這臺阿斯卡里藍,就是源于西班牙馬拉加的阿斯卡里賽道。
進入無人區后,路面開始出現連續的坎坷。釋放胎壓,切換至越野模式時,空氣懸架自動升高,quattro 全時四驅系統瞬間調整好動力分配。坐在包裹性極強的運動座椅上,能清晰感受到電子穩定程序在每一次車輪打滑時的精準介入,卻又不會過分干預駕駛節奏,這對于一臺中大型 SUV 而言,無疑是穿越荒漠的底氣。
當夕陽為雅丹披上金紅色外衣時,我們抵達德令哈。
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你。
--海子《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第二天
天峻石林在云朵陰晴不定中,時而展現綠色的生機,時而展現灰黑色的嚴峻,。這里的路比戈壁更復雜,尖銳的風化石遍布兩側。Q8 的 360 度全景影像成了利器,中控屏上能清晰看到車輪與巖石的距離,即便在連續發卡彎中也能保持從容。
行至海拔3600米處,面對崎嶇不平以甚至不足以稱之為路的路況,果斷開啟越野增強模式,系統自動將扭矩分配至后輪,輕松碾過障礙。
在天峻石林,山坡上的土撥鼠觀望著我們這一隊遠方來的朋友,它可能不知道眼前的這些工業機器是什么,但它一定感受到了威力,于是遠遠的看著我們。相比土撥鼠的謹慎,兔鼠就顯得沒心沒肺了,在老鷹與禿鷲盤旋的天空下,還在追逐嬉戲。
穿過石林后,向著共和縣方向出發,青海湖的水天一線逐漸出現在視野里。湛藍的湖水與天空在遠處連成一線,湖邊的牦牛群正低頭啃食青草。B&O音響播放的藏族歌謠與自然聲景奇妙融合。這一刻才懂得,為何牛馬要回到這里 —— 當機械性能與自然之美達成平衡,便是最動人的旅途。
第三天
依然穿越高原荒漠。在沙海中馳騁,自帶 PM2.5 過濾的空調系統讓車內始終保持清新。在能見度不足 50 米的情況下,自適應巡航系統配合前車距離提示,依然能保持穩定行駛,這背后是毫米波雷達與攝像頭的協同作用。
抵達西寧時,夕陽正為城市鍍上金邊。回望這三天的旅程,從戈壁到湖泊,從石林到荒漠,身邊的這臺 Q8 所展現的不僅是強大的性能,更是一種與極端環境對話的智慧。極境之旅的意義,或許就在于此 —— 當人類用科技跨越自然險阻,最終卻更懂得敬畏自然;當機械的精密與荒野的粗獷相遇,反而照見了生命與土地的深刻聯結。
當然,或許在若干年以后,高原荒漠也將會變成一片綠洲。這句話并非空穴來風。在進入高原荒漠之前,車隊也種下了屬于自己的梭梭草,雖然面積小了一些,但一汽奧迪的這項公益行動會永不止步。
我們這些回到青海的牛馬,終究要在與天地的對話中,找到屬于自己的坐標。而這臺駛過萬水千山的 Q8,早已不是冰冷的機器,而是這段極境之路上,最懂人心的同行者。
最后,大家似乎終于體會到了那一句“媽媽,人生是曠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