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見到寶馬i5,腦海里閃過的詞是——熟悉又新鮮。它是記憶中的5系,也是未來時代的使者。設計師像在歷史與未來之間畫下了分割線,既保留寶馬的氣場,又多了電動化的從容與靜謐。
i5的“眼神”依舊犀利
走近它,最先抓住視線的依舊是那副雙腎格柵。只是這一次,i5把它做得更挺拔、更寬闊,配合環形光耀格柵——一種近乎藝術化的光影表達,讓你在夜色中百米之外就能認出它。這不僅是家族基因的延續,更是一次帶有情感溫度的創新,仿佛它在說:“我依舊是你熟悉的寶馬,但我懂你需要的不止是速度。”
前燈組見棱見角,攻擊性十足,發動機蓋的棱線俯沖而下,帶著E60時代那股銳氣,卻比前兩代更果斷。
熟悉的霍夫邁斯特彎角得到了新的演繹:開度更大,側窗更通透,“5”字光耀標識在充電時呼吸閃爍——科技與儀式感在這一刻握手。
車身比例依舊是加長的寶馬味,3105毫米軸距比標軸多出十公分,全部留給了后排。
尾燈組采用了LED光源,造型獨特且辨識度極高。后包圍下方加入了兩條銀色裝飾件,這樣的設計無疑增加了車尾的層次感。
數字與質感的雙重包圍
推開車門的那一刻,你會感受到一種數字化豪華的沖擊。
環抱式中控臺與大尺寸曲面屏無縫銜接,iDrive8.5操作系統的界面在光影中如同一幅動態畫作。日常使用的導航、音樂、視頻等功能一應俱全。
此外,這套系統還支持自然語音識別、手勢控制、無線AppleCarPlay/華為HiCar等多種交互方式,大大提升了日常使用的便捷性。而手指輕輕滑動,導航、娛樂、駕駛模式切換如行云流水,沒有任何生硬的割裂感。
i5的內飾并不追求夸張的未來感,而是把經典寶馬的人機工程學與數字化體驗融合在一起。三幅方向盤握感依舊飽滿,按鍵反饋依舊清脆。
座椅包裹性極佳,就像是一件經過定制的西裝——外表內斂,細節處處透著講究。
細節控會愛上它的氛圍燈設計,光帶像水流般環繞在座艙四周,夜間行車時,整輛車仿佛懸浮在柔和的光暈中,既有電動車的靜謐,又保留了寶馬的運動靈魂。
后排是驚喜。31英寸懸浮巨幕、32:9全景播放模式、Bowers&Wilkins鉆石環繞音響——這些原本屬于7系的奢侈配置,如今在i5也能享受到。唯一的缺席,是7系那塊扶手觸控屏。
安靜,卻不安于靜
按下啟動鍵,熟悉的引擎聲被電動的輕吟取代。但請別以為i5會因此失去寶馬的駕駛味道——它只是換了一種方式向你證明自己依然是有樂趣的“駕駛機器”。
i5xDrive40L運動套裝,后置單電機,240功率、410牛·米扭矩,CLTC續航713公里。參數不驚艷,但樂趣依舊。
電機輸出的即刻響應,讓i5在起步的那一瞬間就能帶來推背感,而且是那種絲滑、不帶半分突兀的加速。410牛·米扭矩可以通過線性調校的加速踏板精準分配,而左側的制動踏板則巧妙地連接了動能回收和液壓制動。不過,自適應的動能回收并不是總令人滿意,減速效果往往難以預測。
在2噸多的整備質量下,享受“駕駛的樂趣”更多地成了一個問題而非一種宣言。答案是什么呢?可以享受,但有一定限制。直接的轉向表現與厚實的方向盤十分契合,能夠傳遞出很好的手感,但它并沒有與前軸建立特別緊密的聯系。
駕駛者可以精確地操控這輛完美平衡(前后重量分配50:50)的5米多長“大塊頭”在高速下輕松過彎。即使在極限狀態下,也幾乎不會出現推頭現象。
車身側傾穩定、后輪轉向和自適應懸掛系統的完美配合,提供了一種令人著迷、類似“玩具車”的駕駛體驗,雖然有點生硬和機械化。
切換到運動模式,方向盤立刻變得更沉,懸架也收緊了姿態。每一次入彎,它都像是在說:“別擔心,我在。”而在回程的城市道路上切回舒適模式,它又能立刻變得溫柔、安靜,像個熟悉你生活節奏的老朋友。
i5,依舊是5系
有人擔心,電動化會不會讓寶馬失去靈魂?在試駕i5之后,我可以很負責任地說:不會。它的靈魂不是發動機的轟鳴,而是那種每一次轉動方向盤、每一次加速和剎車都能感受到的精準與默契。電動化只是讓這種體驗變得更安靜、更順滑,同時賦予它新的可能性。
經典,從不被時間定義
寶馬i5是一次關于傳承與進化的答案。它用雙腎格柵、霍夫邁斯特彎角和天使眼告訴你——我是誰;它用電動驅動、智能科技和細膩調校告訴你——我能做什么。
如果說燃油版5系是都市精英的座駕符號,那么i5就是這個符號在新能源時代的延續與升華。它既能陪你穿梭于會議與航班之間,也能在周末帶你去山間找回駕馭的純粹樂趣。在車流中,你依舊能一眼認出它——只是,它比以往更安靜,也更聰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