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欧美99在线视频观看_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首頁 > 公共基礎知識 > 今日知識 > 大眾最賺錢、奔馳插混增幅21%、寶馬新世代揭曉在即

大眾最賺錢、奔馳插混增幅21%、寶馬新世代揭曉在即

發布時間:2025-08-14 18:09:03

2024年,德國汽車工業協會的一組數據刺痛了整個德系汽車行業——德系車在華銷量首次跌破300萬輛大關,市場份額僅剩14.8%,創下15年來的最低紀錄。

而此嚴峻形勢也延續到了2025年上半年,近期大眾、奔馳、寶馬三大德系車企巨頭陸續公布了財報,再一次成為業界關注焦點。

其實,銷量、營收等一連串盈利數據的下降早已在市場預期之中,畢竟中國市場需求疲軟以及特朗普《大而美法案》帶來的沖擊,都讓盈利減少成為可以預見的結果,可以延伸探討的東西較少。

那么,此文章就來探討下,三家車企2025年上半年的財報有何亮點?他們一直宣傳的 “在中國、為中國”戰略支撐下的電動化進程又推進到了何種程度?面對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它們未來還將打出哪些牌來應對挑戰?

大眾交付量超400萬、寶馬純電占比近20%、奔馳單車價格50萬

在汽車銷售額方面,大眾集團憑借其龐大的規模和廣泛的品牌矩陣,毫無懸念地在銷售額和交付量上占據領先地位,奔馳和寶馬加起來的交付量才到大眾的一半左右。

但大眾由于車型涵蓋低中高端,因此單車價格卻是最低的,僅為29萬。

而奔馳和寶馬的汽車銷售額幾乎持平,寶馬略勝一籌,二者的單車價格相差也不多,奔馳略勝一籌,而這也恰好反映了二者的銷量構成。

財報顯示,奔馳在2025年上半年中,銷量增加最顯著的車型是G-Class,這無疑為奔馳高昂的單車價格作出了顯著貢獻。

我們再來看三家汽車巨頭在凈利潤上的表現。

觀察可知,大眾集團以規模優勢斬獲最高凈利潤,而奔馳凈利潤規模僅為大眾與寶馬的一半左右,成為三巨頭中利潤表現最弱的玩家。

但令人關注的是,單車利潤格局卻呈現完全相反的態勢——大眾以最低單車利潤墊底,寶馬則以最高單車利潤領跑,奔馳的單車利潤水平與寶馬基本持平。

這種看似矛盾的財務現象,實則揭示了,奔馳較高的單車利潤與其豪華定位相符,但凈利潤規模受限,很大程度上源于其高昂的研發投入與品牌運營成本。

在當前汽車市場激烈競爭的格局下,"沖量保份額" 已比單純 "利潤樹品牌" 更為關鍵 ——通過擴大銷量形成的規模效應,能夠有效分攤固定成本,從而在整體上優化盈利結構,這也正是大眾憑借規模優勢實現凈利潤領先的核心原因。

而從純電車型的占比,我們也可以看出各家德系巨頭車企的純電戰略進展如何,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明,這三家車企未來能拿下中國市場多少市場份額,以及未來業績的盈利增長點會是什么。

我們可以觀察出,僅就純電車型而言,占比最高的是寶馬,最低的是奔馳,而奔馳其實電動車銷量的整體份額上升了,因為其插混呈現上升態勢,純電呈現下降態勢。

這種 "混動強、純電弱" 的格局,也許會為奔馳在電動化路線選擇給予現實考量。

而寶馬這邊,mini品牌的銷量增多了,同比增長率超過30%。

而對于BMW品牌來說,5系、6系等高端燃油車型銷量持續攀升,成為支撐品牌業績的重要支柱;而i3、i8等入門級電動車型銷量卻出現明顯下滑,市場競爭力減弱。

這種銷量反差正如寶馬工作人員曾向星車場透露的那樣:“寶馬貴的車賣得還行,還是有市場,但中低端市場是真頭疼——很多顧客會選擇中國自主新能源品牌,BBA這種品牌當下的中低端市場份額空間被擠得越來越小”。

此外,寶馬的電動化比較成功,純電加上插混,占到了總銷量的26.4%,同樣也為寶馬未來的電動化路線選擇提供參考。

大眾進軍向上、奔馳吉利合作插混、寶馬開篇新世代

當前德系三巨頭正面臨雙重市場考驗:一邊是美國關稅壁壘帶來的成本壓力持續加碼,另一邊是中國市場競爭加劇引發的增長焦慮。這兩大核心市場的波動,成為懸在大眾、奔馳、寶馬頭上的 "達摩克利斯之劍"。

面對美國市場的關稅挑戰,BBA 陣營已形成共識性應對策略——加碼本土生產以規避貿易壁壘。

6月25日,奧迪率先釋放信號,宣布評估在美國南部投資46億美元新建工廠的計劃;奔馳則將產能擴建提上日程,計劃從2027年起在亞拉巴馬州工廠新增GLC SUV車型生產線;

寶馬也在醞釀產能擴容,其美國斯帕坦堡工廠正研究包括增加生產班次在內的擴產方案,通過本土化生產深度綁定北美市場。

而中國市場方面,大眾需發力提高單車利潤,奔馳欲與吉利合作延續插混優勢,寶馬新世代開篇之作也即將來臨。

翻看大眾財報,"薄利多銷" 的特征尤為明顯:盡管銷量規模依然可觀,但單車利潤僅 8000元的數字,暴露出其盈利能力的短板。

為了打破盈利困局,大眾在下半年將推出全新、帕薩特PHEV等車型,試圖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在穩住銷量基本盤的同時,為利潤增長尋找新突破口。

而對于奔馳來說,我們知道,新能源車型滲透率持續擴大,混動能源形式將長時間與純電共存,并攜手瓜分傳統燃油市。

并且,車越大越需要燃油作為補充能源,在中型車及以上市場,“含油量”在短期內無法完全消除,混動的“含電量”在不斷提升,“含油量”在短期內無法完全消除。

沃爾沃即將推出的XC70就是基于此考量推出,因此奔馳若持續發力插混,其實也是其破局之道。

36氪此前曾報道,奔馳擬面向中國市場,推出一款超長續航的插電式混動新車,以參與愈發白熱化的大電池插混產品競爭。

此后,36氪跟進報道,奔馳初步計劃與吉利汽車合作開發這款新車的插電混動系統方案。

知情人士透露,奔馳有意采用吉利旗下豪華品牌蓮花跑車(此前為路特斯)的插電混動技術方案。

再說寶馬,預熱很久的新世代車型終于要正式上市。近日,寶馬集團宣布,新世代車型開篇之作——BMW iX3將于9月上旬在2025德國慕尼黑車展全球首發。

三大“王牌”技術——首創全景iDrive、獨創BMW駕控超級大腦、革命性大圓柱電池集體“上車”。

新世代BMW iX3中國版還將深度融合中國領先的AI大語言模型,針對中國路況與駕駛偏好專屬調校,并攜手中國伙伴共同研發更“懂中國路”的智能駕駛輔助解決方案,也許會為長久以來被詬病“油改電”的寶馬帶以新的生機。

寫在最后:

在全力挽救中國市場份額的同時,德系巨頭的本土化版圖正悄然發生變化。

大眾出售一汽——大眾5%的股權、寶馬將沈陽工廠40%股權轉讓給華晨,戴姆勒集團與北京福田就股權結構調整展開密集磋商,一系列或真或假的傳聞折射出德系外資品牌在華戰略的微妙轉向。

這場持續演進的股權重組,既是德系車企應對市場壓力的現實選擇,也是全球汽車產業權力轉移的縮影。

當中國品牌在新能源賽道加速崛起,曾經的全球霸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地位挑戰—— 是將王座拱手相讓,還是與中國力量形成制衡格局,抑或是憑借技術積淀重奪主動權?這段新舊勢力交替的歷史,正由當下每一次戰略調整共同書寫。

今日知識更多>>

富士康丟的“爛攤子”,軟銀當成香餑餑 大眾最賺錢、奔馳插混增幅21%、寶馬新世代揭曉在即 華為乾崑智駕技術助力 一汽奧迪A5L、Q6L e-tron迎上市 理想i8上市7天調整產品策略,是再造爆款節奏? 全景解讀20-50萬元中國車市江湖:BBA仍存最后高地 理想欲討公道,蔚來卻鳴不平!究竟孰對孰錯? 廣本、傳祺、昊鉑相繼人事生變 哪些是換防哪些是破防 比亞迪自研平板亮相!方程豹鈦7首發首搭,小米你怎么看? 3019馬力!相當于22臺軒逸,350km/h極速,仰望U9賽道版正式申報 華為乾崑x一汽奧迪 重構汽車智能化產業邏輯的時代必然 全新小鵬P7很有想法也有調性,但年輕人要看的還有定價! 比亞迪的“天神之眼”宣言 以責任重繪智駕行業倫理邊界 2025中原論壇·車企自薦案例 | Jeep#強而有為#牧馬人41致敬版上市傳播暨《中國越野路書》宣貫 13萬、19萬、25萬、28萬、30萬,值得買的5款SUV 2025中原論壇·車企自薦案例 | 奇瑞汽車2025安全之夜營銷案例 外觀變化不大/搭載250kW電機 吉利銀河星耀8純電申報圖曝光 2025中原論壇·車企自薦案例 | 破界增長:新能源市場變革下的風云A9L破局之戰 全球首搭+ MG出品,半固態電池的“量產第一槍”要打響了! 來自Lagom的勝利,沃爾沃全新XC70重定豪華電車本質 2.0T的領克01都賣11.98萬了,你還會選11萬的新款領克06嗎? 理想i8:撞爛大卡,更撞爛了股價 嵐圖泰山撞臉大勞,國產新能源的頂級豪華之路,有搞頭嗎? 東風納米 06 與元 UP 大對決,誰是性價比之王? 宇通客車2025年7月銷量3219輛,大客承壓,輕客增長43.5% 比亞迪海獅06杭州上市試駕:高質出行新體驗的全面詮釋 全新寶馬3系插混版曝光!純電續航超100km,計劃2027年上市 深藍S05全球超長續航版:15萬級純電SUV的“六邊形戰士” 7月汽車保值率出爐:豪華品牌保值率普遍下降,吉利、五菱、比亞迪上升 雙五星認證!全新BMW X3長軸距版綠色實力凸顯 用雙重身份去4S店內探底價 沒想到優惠力度這么大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邵东县| 微山县| 武义县| 红安县| 平塘县| 和林格尔县| 江西省| 英德市| 浦县| 大荔县| 从化市| 封丘县| 忻州市| 镇康县| 磴口县| 盈江县| 淮北市| 改则县| 冷水江市| 庄河市| 阆中市| 武强县| 德庆县| 图木舒克市| 买车| 建湖县| 汝州市| 乃东县| 深泽县| 温州市| 屯留县| 灌云县| 同江市| 大城县| 黑河市| 平安县| 鹤庆县| 金乡县| 博白县| 五原县| 富顺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