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_欧美99在线视频观看_亚洲国产精品激情在线观看_中文字幕一区三区

首頁 > 教育綜合知識 > 教育知識 > 凈利潤腰斬!買奔馳的人去哪兒了?

凈利潤腰斬!買奔馳的人去哪兒了?

發布時間:2025-08-12 18:55:23

2025年上半年,豪華車圈有點懸了。

BBA三巨頭營收、利潤、銷量普遍承壓,仿佛集體踩了“剎車”。就像一場誰都想穩住的高空平衡賽,結果一個都沒站穩。

時過境遷,它們必須自救。

有外媒消息稱,梅賽德斯-奔馳計劃在未來兩年推出至少18款新車型,覆蓋從入門到旗艦的多個細分市場,陣容規模前所未有。

這給人的感覺不是簡單在上新品,更像是一次試圖“把話說滿”的自我證明。燃油也好,新能源也罷,一口氣全都端出來,看起來氣勢很足。

但車多了不一定能撐起局面,真正能留住人的,從來不是型號,而是那個讓人心動的瞬間。這可能是一眼喜歡的設計,也可能是一腳下去的輕盈感,更可能是一種這車好像有點懂我的默契。品牌想靠一整盤新車翻身,而消費者,只在意哪一輛真的能打動自己。

BBA都跌,奔馳跌得最狠

2025年上半年,梅賽德斯-奔馳集團的成績單可謂壓力不小。財報顯示,集團營收663.8億歐元,同比下降8.6%;凈利潤26.9億歐元,同比下滑55.8%。單看數字,這是一份頗為吃緊的半年報,但放眼整個豪華車行業,奔馳的挑戰并不孤單。

從行業整體來看,BBA三家在2025年上半年都走得不算順利,奔馳并非唯一承壓的品牌。寶馬集團營收677億歐元,同比下降8%,稅后凈利潤降至40億歐元,同比下滑29%;奧迪集團雖實現營收325.7億歐元、同比增長5.3%,但稅后利潤僅13.46億歐元,同比下降37.5%。

在BBA三家中,奔馳是今年上半年凈利潤跌幅最大的品牌,同比下滑高達55.8%,在整個德系豪華陣營中成為業績承壓最重的一極。

雖然奔馳這次利潤跌得挺狠,但也不能一口咬定是賣得不好。也有可能是在整體車市遇冷的情況下,不靠降價去搶銷量,而是守住品牌調性、清庫存。這些操作短期看起來利潤受影響,但也可能是為了新一輪產品上新提前“打地基”。

銷量端的變化最為直觀。2025年上半年,奔馳在中國市場銷量約29.3萬輛,同比減少14%;寶馬約31.8萬輛,同比下降15.5%;奧迪約28.8萬輛,同比下降10.2%。

中國一直是奔馳的“主場”,銷量長期占到全球的三分之一,妥妥的核心市場。以前,高端消費火熱、需求也穩,奔馳在全球能有好成績,中國市場功不可沒,也難怪它在豪華車圈一直那么有底氣。

但現在情況變了,本土新能源卷得越來越猛,價格戰一波接一波,搞得傳統豪華品牌在中國的賺錢空間被越擠越小。

新能源越來越卷的大環境下,豪華品牌們基本都得靠更靈活的定價來應對市場,不過奔馳的打法挺克制的,它沒有一味跟著價格往下砸,而是有意控制降價幅度,想盡量守住品牌調性。這點跟一些豪車品牌大刀闊斧打價格戰的打法相比,或是有不一樣的考慮。

轉型還沒完,陣痛剛開始

對奔馳來說,這份財報不好看,但更像是轉型進程中的必然波動。

這幾年,奔馳在電動化這塊也算下了狠功夫,算是傳統豪華品牌里沖得比較猛的一個。不管是砸錢的決心,還是推新車的速度,都能看出它是真的想抓住這波轉型機會。

所以這個過渡期其實不是奔馳走慢了,而是所有轉型都繞不開的一段路。從砸錢投入到真正見效,中間總得有個過渡。這時候利潤被壓一壓是常態,不代表戰略方向有問題,而是產業升級過程中繞不開的規律。

從2025年半年報來看,奔馳現在賺錢的大頭還是燃油車,特別是那些中高端和旗艦級別的車型,毛利這些年一直很穩,算是它利潤盤子里的“頂梁柱”。

但隨著新能源滲透率越來越高,燃油車的銷量走勢也開始變了。像中國、歐洲這些市場,大家對電車的接受度明顯提升,再加上政策不停推動,奔馳也不得不加快純電新車的推出。

純電這塊,短期來看確實沒燃油車那么賺錢。電池貴、研發投入大、供應鏈也還在磨合期,導致剛起步時的毛利率普遍偏低,這些都在拖著盈利表現往后走。

就拿中國市場來說,高端純電的競爭已經壓得很緊。奔馳在續航、智能化、價格等多個維度面臨持續夾擊,定價空間不斷收窄,既難以下調,又難以有效吸引用戶。

更大的壓力在于,奔馳過去的品牌紅利正在被快速稀釋,曾經具備話語權的高端定價,如今正在變得“失效”。用戶對技術和體驗的期待不斷刷新,而更新產品的速度、說服市場的能力,卻跟不上變化的速度。這不是簡單的產品調整可以解決,而是一場正在同步發生的品牌層面的認知與溢價挑戰。奔馳不再擁有慢一步也能贏的緩沖區了。

從中長期看,這段過渡期遲早會過去。等電動車賣得更多了,規模上來了,供應鏈也磨合成熟了,再加上新一代電動平臺跑順,電池更便宜、零件采購更高效、生產效率也提上來,純電的賺錢能力自然就會起來,甚至能反過來撐起整個集團的利潤盤。

上新一波車,能挽回頹勢?

日前,外媒Motor1援引投資者文件稱,梅賽德斯-奔馳計劃在2026年推出至少18款新車型,覆蓋從入門到旗艦的全價位市場,包括燃油、混動和純電等多種驅動形式。

盡管上述消息尚未得到奔馳官方回應,但確切的是,早在2025年2月20日,奔馳便對外公布了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一輪產品與技術發布計劃。從今年全新CLA的亮相開始,其將進入歷史上最為密集的新品周期。其中不僅包括2026年S級轎車的重大升級,還涵蓋梅賽德斯-AMG陣列的一系列全新車型。

一句話,先把牌鋪滿,再去改寫豪華車的游戲規則。按照規劃,到2027年之前,奔馳將陸續推出數十款全新或改款產品,覆蓋從旗艦到入門的多個細分領域。

不過,再大的新品攻勢,能不能打出效果,還得看市場環境、產品實力、生產執行力、用戶買不買賬等多重因素。結合眼下的行業背景,至少有幾個變量值得盯緊。

首先,得看中國市場怎么走。作為奔馳全球最大的市場,這里的銷量占比本來就高,而且對集團整體利潤的貢獻也特別關鍵。

奔馳在中國銷量下跌,更像是高端用戶的購車偏好在變。接下來這兩年,如果新車能在設計感、智能科技、整體體驗這幾方面全面提上去,奔馳或有機會把新品的帶動效應拉到一個新高度。當然,競爭也很激烈,就看怎么“硬剛”了。

其次,要看高端陣列的溢價能力。按規劃,頂級旗艦與性能車型將密集登場,它們賣得好不好,直接決定奔馳在當下競爭格局里,能否繼續守住豪華品牌的定價主動權。

再者,要看智能化體驗。用戶對智能座艙與智能駕駛的認知已成熟,科技體驗正在成為豪華車的新賽點。奔馳純電車型在舒適與豪華感上口碑不差,但在部分市場用戶眼中,智能功能與交互體驗仍有補強空間。

這套新車矩陣,是一次集中補短板、亮長板的機會。如果這些支點形成聯動,或有望止跌,甚至可能拉出一條反彈曲線。但歸根結底,無論結果如何,豪華品牌最終都要回答同一個問題,在變量叢生的時代,如何穩住品牌價值與用戶認同。

有些答案,未必寫在財報里。真正的競爭,或許在那些還看不見增長、但必須先被相信的方向里緩慢展開。

教育知識更多>>

重磅!黨刊重批“營銷式”測試! 東風風神L7X,電驅智能防暈車,東風純電技術實力如何? 23.98萬起,一汽奧迪A5L與Q6 e-tron上市,輔助駕駛由華為加持 廣汽本田下滑過半,降幅最高?廣汽集團7月銷量出爐 凈利潤腰斬!買奔馳的人去哪兒了? 納米06因何失意?員工吐槽:表演式工作盛行,產品定位“想當然” 前7月熱銷60.5萬輛,上汽大眾合資2.0戰略邁入密集成果兌現期 2025中原論壇·車企自薦案例 | 東風風行星海 S7 萬里長測項目營銷方案 大空間+第五代EA888+IQ.Pilot,全新攬境26.99萬起售 驚艷首秀,全球首款AI汽車——小鵬P7+全球亮相 1-6月全球動力電池裝車量:寧德時代190.9GWh、比亞迪89.9GWh、LG新能源47.2GWh 捷達VS8實車到店,大過探岳配懷擋+天幕,1.4T動力+愛信6AT 新款智界R7/S7將于8月8日開啟小訂 首款MPV明年推出 空間大配置全,瑞虎8L十萬出頭搞定夏日出行所有難題 真三排對決電動潮,全新攬境交出德系硬核答卷 再喧嘩的時代,也擋不住一臺燃油車認真的光芒 解讀XC70 SMA超級混動架構:沃爾沃的創新解題思路和久違的勇敢 大眾凌渡L家族雙車齊發 無框車門轎跑+性能版GTS 成都車展將上市 智能泊車升級/AEB測試 體驗比亞迪元家族天神之眼新功能 純電車續航不夠?老黃歷了,現在看誰能“憋”,好多人不過200km 17.98萬元起!樂道L90正式上市! 7月廠商銷量:環比下降成“主旋律” 理想同比降40% 零跑首次破5萬 華為另造了一款M8 專門對付騰勢D9 乘龍卡車4天連續硬扛,理想汽車發布i8碰撞說明 新央企 新長安:以“五新”之姿沖刺世界一流車企 8月買車的有福了 7款SUV新車來襲 2025款五菱星光S領銜 奧迪A5L領銜 8月即將上市新車前瞻 新央企啟航 深藍L06領銜新產品序列,開啟智能化新征程 “含華量”爆表,尚界H5和新款嵐圖知音誰能成為爆款? “新長安”是推進汽車高質量發展的一個重要樣本
主站蜘蛛池模板: 淮北市| 普兰县| 当雄县| 高雄县| 包头市| 奉贤区| 景谷| 清远市| 遂川县| 林周县| 多伦县| 莫力| 漠河县| 丹凤县| 和平区| 古丈县| 南木林县| 泰宁县| 宁远县| 奇台县| 康保县| 集安市| 通化市| 忻州市| 富裕县| 高碑店市| 垦利县| 杨浦区| 常山县| 甘南县| 玛纳斯县| 肃北| 泸州市| 惠安县| 井研县| 敦化市| 宜章县| 高阳县| 舒城县| 乃东县| 晋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