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通用汽車公布,受美國總統特朗普實施的進口關稅政策影響,今年第二季度,其全球凈營收同比下降1.8%至471億美元;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同比大降32%至30.4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大跌35%至19億美元。據悉,自今年4月份關稅政策實施以來,通用汽車已累計損失11億美元。

圖片來源:通用汽車
通用汽車稱,今年第二季度,在北美(其最大且最具盈利性的市場),盡管其營收達到395億美元,但稅前利潤卻同比大降46%至24億美元;調整后的利潤率降至6.1%,較去年同期的10.9%顯著下降。通用汽車首席財務官Paul Jacobson在通用汽車第二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向分析師透露,若無關稅影響,這一利潤率本可接近9%。
不過,中國業務重組為通用汽車帶來了財務業績改善。通用汽車報告稱,今年第二季度,其在中國市場銷量同比增速達20%,創下四年以來最大單季同比漲幅。
通用汽車首席執行官Mary Barra強調,通用汽車已在中國市場連續第二個季度實現同比銷量增長,這凸顯了該公司車型產品線的優勢。她向分析師表示:“我們一直與合資伙伴密切合作,以提升銷售、庫存管理、成本控制和盈利能力。”
Mary Barra在致股東的信中表示:“我認為我們當前采取的所有戰略性和前瞻性舉措,加之碳排放規則與消費者需求的更緊密協調,將進一步使我們區別于競爭對手、增強企業韌性,并幫助我們以比以往更強大、更具盈利能力的姿態度過轉型期。”
同時,通用汽車在聲明中稱,該公司維持今年5月份提供的2025全年財務預期: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預計將在“100億美元至125億美元”之間;凈利潤預計將在“82億美元至101億美元”之間。值得注意的是,這兩項指標均低于今年年初的水平。
通用汽車還預計,關稅將導致該公司今年的利潤減少“40億美元至50億美元”。目前關稅政策已對通用汽車的熱銷車型造成顯著影響。在墨西哥和加拿大組裝的皮卡車型,以及從韓國進口至美國的入門級車型雪佛蘭Trax和別克Envista均需繳納25%的關稅。盡管符合《美墨加協定》(USMCA)條款的加拿大及墨西哥產車輛,僅需按非美國產零部件繳納關稅,但關稅影響仍然顯著。
Paul Jacobson表示:“關稅顯然是我們當前面臨的重大挑戰。目前公司正處于調整階段,團隊已實現全面高效運轉。”該公司預計今年第三季度其將承受更高關稅沖擊,但正通過生產結構調整及其他成本削減措施,力求抵消至少30%的美國關稅影響。
上述報道發布后,通用汽車的股價在早盤交易中下跌7.1%。
增加美國工廠燃油車生產以應對關稅沖擊
為應對挑戰,通用汽車于今年6月份宣布計劃投資40億美元,在美國三家工廠增加燃油車的生產。這些舉措包括在美國堪薩斯州工廠新增雪佛蘭Equinox緊湊型跨界車的生產,并將雪佛蘭Blazer中型跨界車的生產從墨西哥轉移到美國田納西州Spring Hill工廠。Paul Jacobson表示,這些舉措將有助于減少關稅對通用汽車利潤率的沖擊。
不過,Paul Jacobson強調,通用汽車不會單純因關稅而提高美國市場的車輛售價,而是致力于保持價格穩定并減少美國市場的激勵措施。該公司表示,其今年第二季度在美國的汽車平均成交價突破51,000美元,且激勵金額占成交價的比例比行業平均水平低2個百分點。
盡管面臨關稅壓力,通用汽車在韓國生產的車輛仍保持盈利,這為該公司應對美韓貿易協定的不確定性爭取了時間。Paul Jacobson稱,該公司尚未就其在韓國的制造業務做出長期決策。“我們將持續關注局勢發展。同時,確保為我們的客戶持續供應車輛至關重要。”
Paul Jacobson預測,今年下半年,通用汽車將面臨比上半年更大的挑戰,包括額外的關稅負擔、生產天數減少以及為2027年款全新全尺寸皮卡設計而增加的研發投入。他還指出,截至今年6月底,通用汽車的美國經銷商庫存降至約526,000輛,較去年同期減少近10%。
通用汽車聚焦電動車盈利能力
通用汽車正致力于提升電動車的成本效益。據Paul Jacobson介紹,工程師正在開發更輕、更具空氣動力學特性的車型,以實現電池小型化,同時該公司正推動其產品線中電動機使用的標準化。
通用汽車也正在推進電池化學改進,旨在降低電池和整車成本。該公司計劃到2028年將富鋰錳基(LMR)電池商業化,首先應用于皮卡和全尺寸SUV,并將在其與LG新能源的田納西州合資工廠生產磷酸鐵鋰電池。
雖然針對新電動車的7,500美元美國聯邦稅收抵免政策將于今年9月份到期,但Paul Jacobson告訴分析師:“雖然通用汽車預計美國政府激勵措施的取消,可能導致電動車銷量下降,進而影響盈利能力,但我們仍專注于可控因素的把控。這些舉措對于提升通用電動車盈利能力至關重要,也是支持公司長期盈利的關鍵。”